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化工传递过程 化学分离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工程 电化学工程 高聚物工程 煤化学工程 精细化学工程 造纸技术 毛皮与制革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26-240 共查到化学工程 氢相关记录860条 . 查询时间(0.319 秒)
在多相催化中,催化剂颗粒的尺寸和形貌会极大的影响催化活性,因此其结构-活性关系是多相催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催化剂活性由表面电子结构决定,因而多数“结构-活性”研究都集中在构建“结构-能量”关系这一部分。从能量关系出发,通过求解微动力学模型,可以得到反应速率等动力学信息。对于多相催化中常见的纳米催化剂,目前最有效的微动力学模型是动力学蒙特卡洛模拟(KMC),但受制于计算量,其应用通常被局限于小粒...
以静电纺丝制备的纤维为前驱体,通过煅烧、硒化处理等工艺合成了负载双金属硒化物纳米粒子的氮掺杂碳纤维(NCF)材料((Ni,Co)Se2/NCF),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表征,研究了其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析氢性能。(Ni,Co)Se2纳米粒子被锚定于NCF中,有效地阻止了纳米粒子的聚集,提供了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电催化析氢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在1mol·L-1KOH溶液中,(Ni,Co)Se2/N...
2021年9月10日,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温和加氢液化制高品质液体燃料关键技术与工艺”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在北京怀柔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召开。专家组成员杜铭华教授、达志坚教授、肖丰收教授、徐振刚教授、申文杰研究员、申宝剑教授、周克斌教授,项目依托单位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副所长樊卫斌研究员、科技发展处主管张亲、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覃勇研究员、白进研究员,以及各课题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氢能材料与应用系统技术实验室所针对海水电解中阳极易受电解液腐蚀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对电解液的调控,将海水电解制氢稳定性提升了5倍。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立朋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刘柳课题组合作,报道了在iPr2NEt存在下,以BX3(X = Cl, Br)作为硼化试剂进行烯烃硼氢化反应的一种新方法。iPr2NEt的加入不仅抑制了烯烃聚合和卤硼化副反应,还为硼氢化提供“H”源。
近日,中国中车与同济大学联合研制的国内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完成牵引等系列性能试验,其中氢燃料电池系统功率为400千瓦,为目前在轨道交通领域功率最大。自今年6月该机车在中车戚墅堰公司组装下线后,双方团队经过3个月的试验线调试,先后完成了氢燃料电池系统400千瓦静态测试和整车混合动力牵引试验等20多项系列性能测试。这标志着校企双方4年多时间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重大原创成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创新特区研究组(02T4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在氧化还原发散性构建(二氢)噻吩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通过简单改变DMSO用量调控氧化还原程度,实现不同氧化还原态调控的新策略。该策略为构建噻吩、二氢噻吩和溴代噻吩提供了新方法,为合成不同四芳基取代噻吩和药物DUP 697提供了新途径。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针对CO2高效活化与加氢定向转化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难点,系统开展了CO2选择性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立朋研究员团队通过使用前过渡金属锆氢催化剂实现了室温条件下各级酰胺选择性硼氢化制备胺类化合物。
近日,中国科学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孙剑、研究员葛庆杰团队在CO2加氢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利用Na-S协同改性铁催化剂,实现了CO2催化加氢直接合成高碳醇。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均多相融合催化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多相羰基化反应研究。最近,该课题组基于均多相融合催化理念,设计合成了单膦多孔聚合物封装单原子R催化剂,有效地解决了多相氢甲酰化反应区域选择性难题(正构醛选择性高达92%)。同时该催化剂也展现出可与均相铑配合物媲美的催化活性(TON>60000)以及良好的催化剂稳定性。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是工业上规模最大的羰基化反应,能够以100%的原子利用率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醛类化合物,并且产物醛也可进一步转化为醇、羧酸、酯和脂肪胺等重要的大宗和精细化学品。在氢甲酰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正构醛和异构醛,因此面临着区域选择性控制的挑战。虽然双膦多孔聚合物负载催化剂能够较好地控制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区域选择性,但是合成步骤简单、成本较低的单膦多孔聚合物催化剂还未能实现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区域选...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李灿院士团队在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受自然光合作用Z机制的启发,实现了高效光电催化全分解水过程,该过程的分解水制氢效率达到4.3%,是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效率。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固体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孟国文研究员课题组与韩国浦项科技大学Kijung Yong教授合作,在过渡金属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全电解水制氢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优化设计与精准调控,在碳纤维布电极上原位生长制备了单分散、超小尺寸过渡金属磷化物纳米晶均匀负载的氮掺杂碳分级纳米片阵列,该自支撑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双功能催化性能,实现了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