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业基础学科 林木遗传育种学 森林培育学 森林经理学 森林保护学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防护林学 经济林学 园林学 森林统计学 林业经济学 林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林学 碳氮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128 秒)
杨树(Populus)在木材加工、碳汇造林、制浆造纸和生物燃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杨树作为一种生长速度较快树种,次生生长旺盛、木材发育迅速、生长周期普遍较长,往往导致杨树人工林立地衰退和氮营养匮乏,成为制约杨树人工林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氮素对不同基因型杨树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模式和机制,选育氮利用效率高的优良杨树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杨树稳定的氮利用高效或耐低氮主效QTL鉴定和优异等位基因挖...
几乎大多数被子植物都与菌根真菌共生形成菌根,菌根可以增加植物获得营养、水分或抗压力的能力。根据其解剖结构和功能,菌根主要有三种类型:外生菌根(EcM)、丛枝菌根(AM)、杜鹃类菌根(ErM)。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cM、AM和ErM真菌之间的功能变异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驱动土壤碳氮循环。然而,以往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比较EcM和AM森林的碳氮循环模式的差异,EcM、AM和ErM森林土壤碳氮循环模式的比较...
几乎大多数被子植物都与菌根真菌共生形成菌根,菌根可以增加植物获得营养、水分或抗压力的能力。根据其解剖结构和功能,菌根主要有三种类型:外生菌根(EcM)、丛枝菌根(AM)、杜鹃类菌根(ErM)。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cM、AM和ErM真菌之间的功能变异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驱动土壤碳氮循环。然而,以往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比较EcM和AM森林的碳氮循环模式的差异,EcM、AM和ErM森林土壤碳氮循环模式的比较...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中心生态定位站课题组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以“Nitrogen accumulation, rather than carbon: nitrogen stoichiometric variation, underlies carbon storage during forest succession”为...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城市森林与湿地学科组的研究人员对6个地点(图1)的14种常见造林树种共202块样地进行了样品采集。并将土壤进行组分分级:颗粒团聚体(0.25–2 mm),微团聚体 (0.053–0.25 mm)以及泥沙黏土组分(<0.053 mm)。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 (multiple analysis of variance) 和协方差分析MANCOVA (multiple ana...
[目的]了解和掌握山鸡椒雌花花芽分化的形态特征及碳氮营养规律,为山鸡椒人工栽培及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山鸡椒雌花花芽分化的组织解剖结构,采用生理试剂盒-分光光度法测定雌花不同分化时期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碳氮比等碳氮营养指标。[结果]表明:(1)山鸡椒雌花花芽分化经过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花器官分化期5个时期。(2)叶片可溶性糖含...
大气活性氮沉降增加是当前及未来我国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当前研究认为氮沉降增加可促进森林土壤碳积累,其解释机制可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氮沉降可通过抑制森林土壤木质素酶(如过氧化物酶)等酶活性而降低木质素等物质分解速率,从而增加土壤碳积累;二是氮沉降一般会造成土壤酸化,从而抑制土壤微生物生长及其对土壤碳的分解;三是氮沉降下矿质土壤对淋溶碳吸附增强,进而促进碳积累。然而,以上解释在不同氮沉降阶段以及...
贵州茶园土壤普遍缺磷,土壤微生物可活化土壤难溶性磷提高植物磷素养分,对茶园土壤肥力和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研究了6种施磷处理(不施磷,施25mg/kg、50mg/kg、75mg/kg、100mg/kg、150mg/kg KH2PO4)对贵州湄潭县4个茶园表层土壤(0-20cm)土壤速效磷含量及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快速、廉价、准确地获取土壤中碳(C)、氮(N)含量信息是当前土壤质量评价和全球土壤碳库收支管理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而土壤空间异质性加大了人们对土壤属性动态监测的难度和成本。森林土壤是调控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的重要基础。利用近地高光谱遥感技术实现多层次森林土壤C、N含量信息的快速、高效、无损、低成本建模估测,有望为当前土壤C、N动态研究及制图开辟新的途径,必将有助于加深对土壤C、N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
森林恢复工程被认为是具有固碳效应、减缓气候变化的一项有效手段。森林对土壤碳氮库的最终结果是否为积极影响,主要取决于土壤碳氮库输入(如地上植被凋落物、地下根生物量和分泌物输入)与输出(如微生物作用下的碳降解)两个过程的平衡度。由于时间和空间异质性,森林恢复对土壤碳氮库动态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且有待于从机制层面进一步探究。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荷树-厚壳桂群落的碳、氮及水分状况的垂直分布。
摘要 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沉降增加等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减缓CO2浓度升高的作用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相互作用及功能耦合规律的研究是揭示这些不确定性的基础,也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生物产量与养分之间作用规律,涉及林地持久生产力(sustainabilityoflong-termsiteproductivity)的生态学机理问题。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
以我国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同一海拔水平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幼林为对象,对不同演替阶段林地地下生物量与碳、氮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白桦山杨幼林、成熟林和阔叶红松林根系生物量分别为2.437、2.742和4.114 kg·m-2,根系碳贮量分别为1.113、1.323和2.023 kg·m-2,土壤碳贮量分别为11.911、11.943和12.587 k...
由江西大岗山国家级森林生态站与北京澳作生态仪器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涡度相关暨碳、氮、水通量监测技术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5月25-28日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举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