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放射性药物学 药剂学 药效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管理 药物统计学 药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药学 药物研究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257 秒)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张继稳团队与临港实验室研究员殷宪振、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Abid Naeem等合作,在ACS Molecular Pharmaceutics上,发表了综述文章(当期封面)。
肿瘤的异质性和复杂的微环境是导致药物递送系统的靶向性和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探究肿瘤病灶在各阶段的血管、细胞构筑以及细胞外基质通透性的变化规律,深化对肿瘤异质性和肿瘤治疗的结构认识,有助于解决药物递送的底层难题。然而,器官、肿瘤组织和纳米粒子之间的尺度差异,成为表征肿瘤环境和递药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开发高精度可视化方法的挑战。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最大的药物靶标蛋白质家族。GPCR被细胞外的信号分子激活后,与细胞内的效应蛋白(G蛋白、阻遏蛋白等)结合,激活多种下游信号通路,从而介导并调控人体各种生命活动。G蛋白(G protein)和阻遏蛋白(arrestin)在GPCR的信号转导和功能调控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arrest...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细胞表面受体家族中最大的一类,调控着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且与疾病密切相关,有超过30%的药物作用于GPCR。而B类GPCRs是一类重要的多肽激素受体,包括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多肽受体(GIPR)和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PTH1R)等在内的共15个激素受...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蛋白质结构的药物设计(SBDD)一直是创新药物发现的主流方法,在针对具有明确靶标的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进步。这种方法一般涉及多个步骤的复杂流程,包括建立蛋白质的三维(3D)结构,识别潜在的配体结合位点,并通过虚拟筛选或全新设计发现活性化合物等。SBDD流程中的每个步骤都有局限性,如许多蛋白质没有高分辨率的结构。虽然近年来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技术如AlphaFold和RoseTT...
细胞焦亡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风向标。它的特征是肿瘤细胞在药物的作用下,呈现跨膜孔、细胞肿胀和溶解等现象,导致炎症因子和细胞内容物的释放,引发强烈炎症,激活抗肿瘤免疫原性,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目前,研究发现,化疗药物等可诱导肿瘤细胞焦亡,而其导致的非特异性细胞焦亡,对正常细胞也有伤害,存在严重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因此,在保护正常细胞的同时触发特异性肿瘤细胞焦亡仍颇具挑战性。
王锐,无党派人士,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兰州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执行所长。他率领团队围绕制约多肽新药创制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推动了我国多肽新药创制及产业化的发展。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科技一等奖2项、甘肃省科技一等奖2项、国际学术...
基于小分子荧光染料的荧光定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发现、细胞分析、体外诊断、环境检测和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相对于可见光染料,近红外染料由于更低的荧光背景,应用更为广泛。但目前常见的商业近红外染料具有结构复杂、分子量大、斯托克位移小等缺点。大斯托克斯位移染料由于吸收与发射曲线交叉较少,荧光成像性噪比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结构简单、分子量小、斯托克斯位移大的近红外染料报道较少。
心血管疾病危害健康,高胆固醇引起的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大风险之一。他汀类药物是高血脂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存在他汀不耐受或他汀降脂效果不佳等临床缺陷。因此,开发高效安全的高血脂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王晓良,研究员,1955年5月出生,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北京协和药厂法人代表,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十余年来始终坚持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研究方向,并与中药有效成分作用机理,疑难病病理生理机制,药物作用新靶点和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紧密结合。近年来主要研究脑缺血和老年性痴呆病理改变与中枢离子通道的密切关系,主持着多项新药开发工作,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专利7项,发...
健康报2007年5月29日报道,全球范围进行的ONTARGET研究进入尾声。该项目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心血管系统保护研究,也是第一个研究ARB(美卡素)和ACEI(雷米普利)单独或联合应用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死亡方面的影响的项目。41个国家的31000多名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入选该项研究,每个病人随访长达5.5年。此项研究包括两个平行试验:主要试验为持续单独使用美卡素及美卡素与ACEI联合...
2007年5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大项目“手性与手性药物研究中的若干科学问题研究”验收会议在四川省成都望江宾馆落下帷幕。会上,项目负责人林国强教授作了总结报告,8个课题负责人分别详细介绍了项目执行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行了热烈讨论。各位评审专家和基金委领导对该项目执行四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充分肯定,对存在问题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06年3月31日,在八教606室举行了聘请中科院药物研究所朱维良研究员为华东理工大学讲座教授的仪式。马玉录副校长亲自向朱维良研究员授予了聘书。 朱维良研究员主要从事计算化学和药物设计方面的研究及教学工作,作为国外杰出人才被引进上海药物研究所从事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及新药的发现、设计和开发工作,现担任上海药物研究研究员和研究课题组组长。
梁晓天,男,1923年7月生于河南舞阳,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化学药物合成研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40多年来,他先后发表了30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对曾获国家三等发明奖的驱虫特效药鹤草酚,以及获国家各级奖励的川楝素、创新霉素、鹰抓甲素、海南粗榧、杜鹃素等数十种主要新药进行了天然产物化学结构的测定,成为我国将核磁共振、波谱、光谱等技术引进和应用于测定化学结构的先驱者,为填补我国新的波谱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