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中华玉文化研究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华玉文化研究 玉印相关记录32条 . 查询时间(0.105 秒)
清“凤麟洲宝”玉印,高7.5厘米,长10.7厘米,宽10.9厘米。“凤麟洲宝”玉印,碧绿色。纽作高浮雕“天禄”连体双兽形,两首背向,四足,作蹲伏状。印面阔边朱文,小篆“凤麟洲宝”,双行竖读。凤麟洲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神仙居地,在西海中央,洲上有凤凰与麒麟,数百合群,仙家用凤啄和麟角煎制成胶,名“集弦胶”或曰“连金泥”,称能粘连断弦折剑。这方印当属闲章。
“杜宝”玉印,魏晋。印高1.35厘米,边长1.3厘米。为优质和田玉。印面白文篆文“杜宝”二字。圆雕龟钮,印台较厚。字体布局匀称,章法、姿态、刀工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利苍”玉印,西汉,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高1.5厘米,长2厘米,宽2厘米。“利苍”玉印,方形盠[lí]顶,穿孔,玉呈灰白色,印面雕刻阴文篆体“利苍”二字。线条均匀,字作长体横排,工整清秀,当是死者的私印。
“君之信玺”玉印,战国 (前475 - 前221年),高2.1厘米、边长2.5厘米、边宽2.5厘米,重20克。玉为白色,上有墨色沁。覆斗形纽,最上面两侧有一横向对穿孔,可系绳。印两侧及纽上通体刻勾云纹及树叶纹等。印面为正方形,其上方形框内,白文篆书“君之信玺”四字。
“淮阳王玺”玉印,汉 (前206-8年),高1.6厘米、边长2.2厘米、边宽2.2厘米,重20克。白玉,有黑褐色沁。正方形,覆斗形纽,最上端两侧有一对横向穿孔,可系绳。印面也为正方形,其上阴刻篆书“淮阳王玺”四字。文字篆刻精美,字体端正流畅,线条刻划有力,文字排列整齐工丽,是汉官印中之精品,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书法史上亦有较高的地位,是研究汉代印文篆刻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中国,印章起源于商代,早期多为铜印,玉印出现于战国时期。印章最初只是个人的记号,并无严格的等级限制,但自秦代开始,天子以玉为印,并称之为玺。汉代沿袭秦制,仍以玉为玺,规定皇帝、皇后以及诸侯王的用印,统称玺,而官吏及平民所用私印,只可称印,故汉代不仅有印玺之称,又有“章”、“印信”等别称。
印青玉质,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元城王章”四字。此印印体极为方正规整,印材绿黄相杂,青绿中黄斑点点成片,如秋雨中飘落的黄叶。
“太原王玺”玉印,明代,印面2.25×2.25cm,通高1.95cm。清宫旧藏。印白玉质地,龟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太原王玺”四字。此印为明代托名汉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所谓“太原王”本为汉文帝时的封王,名刘参,汉文帝刘恒之子。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于是当时诸子皆立为王。其中刘参被立为太原王,刘恒另一子刘武被立为代王。两年后,刘武转徙为淮阳王,代地尽...
“妾徼”玉印(图)     “妾徼”玉印  东汉时期       2009/11/18
“妾徼”玉印,东汉时期,印面2.1×2.1cm,通高1.4cm。此为东汉私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妾徼”,二字并列,其篆法尚精,而布局稍散。印台四垂直面各有一组减地凸起的窃曲纹饰,台面向上敛成斜坡状,并微有下凹成弧形,其上布满阴琢的雷纹。印体土沁,满布斑点,斑色如干叶之黄。在两汉姓名私印中,女史佩印时有所见,以铜铸印居多,玉琢印少见。铜铸者多为两面印,一面铸其本人姓...
“河南王玺”玉印,明代,印面2.2×2.2cm,通高1.9cm。清宫旧藏。青玉质地,覆斗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河南王玺”四字。印身如覆盖斗形,斜面较宽,印材质粗。 此印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河南王”本为楚汉之际封王,名申阳。《史记·项羽本纪》载:“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立申阳为河南王,都雒阳。”西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汉王刘邦东...
“赵憙”玉印(图)     “赵憙”玉印  汉代       2009/11/18
“赵憙”玉印,汉代,印面2.2×2.2cm,通高1.2cm。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赵憙”二字。印身比其它汉玉印低矮。其质土沁入绺,注目凝视,层层横纹如山峦远眺,淡者若雾岚起于谷间,似移似驻。此印印文至为工整,字体和印面布局与东汉铜铸私印中双面印之印面风格极为一致,只是后者两字多是阴阳文并列,而此印“赵憙”两字皆为阴文,其文字之工整端庄更胜一筹,可做摹法汉印的标准印...
“南康王章”玉印,明代,印面2.3×2.3cm,通高1.8cm。清宫旧藏。印白玉质,瓦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南康王章”四字。印钮为弧拱形覆瓦状,宽与印台等齐,瓦面满琢精美的勾莲纹。此印为明代托名南朝封王玺印之作。
“安陵君印”玉印,明代,印面2.1×2.1cm,通高1.55cm。清宫旧藏。此印青玉质地,兽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安陵君印”四字。印钮兽大头,巨口,盘卧,神态威慑。印材黄斑片片,与土沁不同,如变色飞云。此为明代托名琢制之印。印文中的“安陵君”伪托战国封君玺印。
“建安君”玉印(图)     “建安君”玉印  明代       2009/11/18
“建安君”玉印(二件),明,兽钮印印面2.6×2.7cm,通高3.1cm;龟钮印印面2.8×2.5cm,通高2.8cm。兽钮印白玉质,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建安君”三字。印钮之神兽正身蹲坐,挺胸弓身,脑后一角后垂连背。印材洁白,仅兽角上附有天然黄色。整体琢造精致,秀劲非常。另一方龟钮玉印,青玉质地,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建安君”。印钮之龟体肥壮,背甲有大块黑...
“中山王宝”玉印,明,印面1.4×1.4cm,通高1.5cm。清宫旧藏。印青玉质,辟邪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中山王宝”四字。此印为明代托名汉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中山王”本为汉代封王,名刘胜。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藩”,吴王濞、胶西王卬、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遂以“清君侧”的名义联合举兵反,汉廷斩晁错以谢七国,而七国图谋不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