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作物学 杂交早稻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057 秒)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3.2天,比对照中早35迟熟0.5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片挺直,长势一般,分蘖力强,稃尖无色,穗粒数较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81.3厘米,亩有效穗20.9万,每穗总粒数109.6粒,实粒数88.2粒,结实率80.5%,千粒重26.1克。出糙率81.7%,精米率72.0%,整精米率61.3%,粒长6.7mm,粒型长宽比3.0,垩白粒率50%,垩白度6.0%,直链淀粉1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两系中熟杂交早籼组合,在我省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6天左右。株高82厘米左右,株型紧散适中,茎秆中粗,长势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抽穗整齐,成熟落色好。籽粒饱满,稃尖无色、无芒。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23.6万穗,每穗总粒数109.6粒,结实率79.8%,千粒重24.7克;抗性鉴定:叶瘟5级,穗瘟5级,感稻瘟病,白叶枯病5级;米质检测:糙米率81.8%,精米率72.2%,整...
特征特性:该组合属两系杂交迟熟早籼,在我省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7天左右。株高约83厘米,株型紧散适中,分蘖力强,生长稳健,耐肥抗倒力强,丰产性好,抽穗整齐,成穗率高,熟期适宜,成熟落色好,不早衰,谷粒长9.3毫米,长宽比3.3,籽粒饱满,颖尖无色无芒。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23.1万穗,每穗总粒数110粒,结实率82.7%,千粒重26.1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9级,稻瘟病综合评级6.3级...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6.9天,比对照浙733早熟0.4天。株型适中,每亩有效穗数24.3万穗,株高83.9厘米,穗长18.9厘米,每穗总粒数100.2粒,结实率80.4%,千粒重26.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白叶枯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6%,长宽比3.4,垩白粒率85%,垩白度13.6%,胶稠度6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2.2天,比对照金优402长0.3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剑叶短挺,每亩有效穗数22.8万穗,株高87.7厘米,穗长19.0厘米,每穗总粒数104.7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6.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抗性频率90%;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褐飞虱3级,白背飞虱3级。米质主要指...
以产量性能差异大的双季杂交早稻超级稻品种淦鑫203和对照品种淦鑫206为材料,比较了2个品种不同秧苗素质下分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性,测定了水稻各主要生育阶段倒二叶内源激素含量,分析了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品种低素质秧苗条件下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淦鑫203和淦鑫206低素质秧苗较正常秧苗单产分别下降6.23%和8.60%,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适型超级杂交早稻组合的选育”课题近日在长沙通过验收。该课题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肖国樱研究员主持,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参加了课题研究。经过近4年的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进展:一是培育出杂交早稻不育系3个,它们在抗倒性、苗期耐寒性、后期抗高温能力和品质方面比现在当家杂交早稻不育系有显著改良。二是选育出超级杂...
近日,来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资环局以及湖南省农业厅科教处的专家,对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作物耐逆境分子生态学研究中心水稻课题组培育的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早稻新组合“香125S/Bar68-1”、“株1S/Bar68-1”和“株1S/Bar68-2”进行了现场考察和评议。
基于龙岩市1997-2002年连续6年在新罗、长汀、连城、上杭、武平和漳平6个不同生态条件的杂交早稻联合区域试验数据资料,应用AMMI模型和相应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产量、生育期、有效穗、株高、穗长、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9个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变异。结果表明,环境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效应对考察的9个性状影响较大。其中,株高以基因型效应为主,产量、穗长、穗总粒数和穗实粒...
选用7 个早籼稻恢复系和6个不育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42个杂交组合,对这些组合和亲本进行垩白度测定,进而 分析了垩白度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以及垩白度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杂交早稻垩白度与亲本的GCA和组合的SCA具有密切的关系,通常GCA越低,SCA的方差越大,所配组合更易出现垩白度低 的组合。垩白度低的不育系配组的...
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对杂交早稻的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7个品质性状都受到种子直接遗传效应和母体效应的控制。其中,糙米率、精米率、粒长和碱消值的遗传变异主要归因于母体加性效应和直接加性效应,前3个性状以母体加性效应为主,碱消值则以直接加性效应占优势。这4个性状的直接加性和母体加性效应之间还有显著的负向遗传协方差。垩白等级主要受母体加性效应控制,直接显性效应也有...
本文指出:(1)杂交稻亩产千斤,需要的氮磷钾营养均比常规稻多。由幼穗分化到孕穗期,是杂交水稻一生中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占总量的50%以上,抽穗后吸收养分已达90%,此后只有谷穗尚需吸收氮和磷,茎秆吸收钾,其它部位均达顶点。生育后期物质转移明显。(2)肥田亩施纯氮15斤,亩产可接近千斤,随着用量增加,增产效益明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植株吸氮总量与稻谷产量无明显正相关,但吸氮高峰期植株含氮和成熟期稻谷...
分析了2个早稻恢复系(R402和测48-2)对水稻矮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结果表明,恢复系R402中存在一对显性恢复基因R1R1;而测48-2中有两对显性恢复基因R1R1R2R2,R1和R2间表现显性上位作用.追溯恢复基因R1和R2的来源,它们分别来自我国晚籼品种仙那和印度品种SLO17.
在探索我国长江流域杂交早稻品质改良的育种手段,为其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用长江流域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6个早籼稻不育系和5个早籼稻恢复系及NCⅡ设计配制了30个杂交早稻组合,对各组合的12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普遍介于双亲之间,垩白和整精米率是长江流域杂交早稻品质改良的主要限制因子。12个主要品质性状组合间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各品质性状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