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周秦汉文学 魏晋文学 南北朝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宋代文学 辽金文学 元代文学 明代文学 清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关记录5703条 . 查询时间(0.803 秒)
本文发表于《文学遗产》2016年第1期。一般认为“四部”图书分类的确定在两晋荀勖、李充之时。本文通过辨析“集部”成立与命名的目录学背景,探讨两汉以下文集编集的历史惯例之形成与魏晋之际以“集”名书的关键举措,可以使我们将文集体制之建构这一中国文学文献史的关键问题与中国文学观念史、中国文学史连贯起来,进行新的系统论述。
本书由吴庚舜先生、董乃斌先生主编。《唐代文学史》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按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安排,组织编纂的十四卷本“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中之一种,分上下两册,下册由吴庚舜先生、董乃斌先生主编。此书在文学的价值评判、文学体式的形成和演变等方面,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80年代以后唐代文学史研究观念的更新和转变。
《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与沈玉成合著):本书是和《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相配合的一部书,主要在于说明条目中所作结论的依据。本书条目包括作家生平事迹、作家生卒年、作品的写作年代、对前人成说提出的商榷、杂记杂论等方面,资料翔实,文思细密。
本书由曹道衡先生、沈玉成先生编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通史》之一,也是文学研究工作、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以及其他文化工作中的重要资料。本书的撰写始于1981年,至1988年秋而全部脱稿。在确定全书构想和拟定章节后,由曹先生、沈先生分别执笔,每章撰写前和撰写中都作认真的讨论,完成后又交换阅读,互相反复修改。因此,虽然在分工中曹先生偏重北朝,沈先生偏重南朝,但最后的定稿则是两位先...
本文发表于《文艺研究》2023年第1期。文章借鉴“长时段”等理论,将文学史、学术史相结合,对历来聚讼纷纭、长期进展有限的文集体制尤其是“首赋”体制问题,做一切实探讨。文章认为从唐中、晚之交上溯至东汉前期,可见文集体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聚焦东汉前期班固等人的校书活动,“依《七略》而为书部”原则的启示则值得重视。综观整个文集“首赋”体制的建构历程,刘向校书这一学术史革命性事件的意义极其重要,《七略》...
《周王畿—关中出土西周金文整理与研究》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
陈江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学、民俗学。
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的《闲情偶寄》,又名《笠翁本草》,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种植》、《饮馔》、《器玩》、《颐养》八部,是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触及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是明清小品文中最富盛名的一种。此书自康熙十年(1671)付梓以来,一直备受瞩目。李渔研究专家杜书瀛先生,以国家图书馆藏翼圣堂本为底本,进行精心校勘、晓畅翻译、详尽准确的注释和见解独到题解。
付林鹏,1984年生,山东潍坊人,文学博士,民进会员。2013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202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2022年),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22年)等,兼任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中学术》集刊“古代文学文献学研究”栏目主持人,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经典文本的生成、阐释与传播研究”青年学术创新团队负...
2023年4月8日,“古典新识:文学与文化青年论坛”在天津举办。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数字人文》编辑部、国家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40余位青年学者参会。本次论坛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市文学学会共同主办。
2023年4月6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丝路文化与国际汉学研究院院长邱江宁应邀作客第49期“赭麓诗学讲坛”,给师生带来题为“南北融合与元代文坛的建构”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古代文学与文献学团队主办,报告会由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胡传志教授主持,古代文学与文献学团队俞晓红、王昊、潘务正、张勇耀、程维、邹春秀、王桢、李万营、何振、尚鹏等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到场聆听。
夏德靠,男,1974年生,博士,教授。2004年获贵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罗超华,1990年生,四川广安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山东大学特别资助类博士后。2018年—201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资助赴韩国成均馆大学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宋代文学、中国古代礼制文化与文学。
徐定辉,男,湖北恩施人,教授、学科带头人,文学学士,毕业于湖北大学。
《史记》研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一门新的学科“史记学”逐渐形成。本讲座主要讨论三个方面问题:“史记学”建立的基础,“史记学”的形成与发展,“史记学”的体系构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