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动力机械工程 >>> 蒸汽工程 内燃机工程 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 喷气推进机与涡轮机械 动力机械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学术机构 动力机械工程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3.43 秒)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前身是营口大学园装备制造工程学院,2013年营口理工学院成立机电工程系,由于专业的发展,机电工程系于2016年拆分成机械与动力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2020年更名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现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工艺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
国际内燃机委员会1951年成立于法国巴黎。宗旨:促进科技知识的交流;改进内燃机制造、供应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推动各国内燃机相关组织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通过国际性会议、出版刊物以及该委员会工作组和各国CIMAC组织机构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内燃机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
国际吸气式发动机学会1972年成立于美国纽约。宗旨:推动在飞行器的吸气式推进领域中具有国际水平的自由学术交流,为该领域的工业部门、研究单位、学校和学术团体等有关人员提供讲坛和发表论文的机会。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6年,是我国内燃机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有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9名。实验室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组织全国8所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及石油燃料替代途径的研究”。提出了以解决燃油混合速率、自燃着火速率和燃烧放热速率为核心的技术路线,取得了具有独创性的成果。实验室在科研上获得的成果,在实际...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固定人员中现有教授16名,其中博导14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术骨干10余名。建立以来,已在内燃机应用基础和工程应用方面获国家发明奖3项,省部级奖30余项。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创立的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已经成为国内实力强劲的一流研究型学院。现有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6个博士点;13个硕士点。学院具备一支学术造诣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8人,方向主要有新能源和先进能量系统、燃料电池、电...
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是以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工程热物理及飞行力学为主的综合型学院,整体实力雄厚。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有博士点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学院下设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和电力工程及飞行力学3个系,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学院共完成各类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
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为洛阳工学院农业机械工程系,始建于1961年5月。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和科研、工程技术人员80人,学院现有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热能与动力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热物理、农业机械化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5个学科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于2004年4月原机械电子工程系与原动力工程系合并。现有教职工68人。全院设有2个系(动力系、机械电子系)、1个研究中心(能源研究中心)、6个实验室(热工基础实验室、汽轮机及流体力学实验室、锅炉实验室、能源有效利用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2个办公室(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1个资料室和1个研究所(动力工程研究所)。自1992年以来,省...
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学院现有“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环境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具有“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和“热能工程”二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4人。1997年学院热能动力工程学科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梯队,《汽轮机》和《锅炉》为省级优秀课程,《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曾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始建于1960年。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热能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工程热物理”、“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六个博士点和“流体力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8个硕士点,以及“动力工程”和“生物工程”工程硕士授予权。学院共承担和完成包括“973”,“863”,国家自然...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8月17日成立。在211工程建设期间,国家投入630万元,上海市投入500万元,学校自筹投入18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动力机械内部流动实验室、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和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汽车集团共建的车用发动机工程中心等项目;在985工程建设期间,国家和上海市通过依托单位投入800万元,主要用于建立高温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试验室、替代燃料试验台,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