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社会学 >>> 社会学史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方法 实验社会学 数理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 比较社会学 社会地理学 文化社会学 历史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军事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公共关系学 社会人类学 组织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福利社会学 社会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社会学 20世纪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0.216 秒)
美国的非洲研究在20世纪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巨大发展,也成为美国区域国别研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非洲研究在20世纪的发展史既是美国国内种族现实的动态映射,也是冷战期间美国国家战略的产物,同时还是美国非洲研究学者群体不断自我反思革新的历程。虽然美国的非洲研究最早在20世纪上半叶兴起于传统黑人大学并由非洲裔学者主导,但在冷战开始后,日益成为显学的非洲研究却逐渐被得到美国政府和私人基金会支持的...
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乡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政权与领导者在传统、革命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征:传统时期乡村政权在士绅阶层控制中,是社会的稳定器;革命年代为追随革命理想的革命者导引,是革命的推动器。后革命时代乡村政权面临着经济重建与文化重建两大任务。在历史社会学的视角下审视口述史以及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提供的各种素材,可以对20世纪乡村政权控制者特质变化有一整体认知,有助于明晰当今乡村经济重建...
《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19世纪20世纪)》,该书通过对19世纪20世纪初法国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农民和贵族问题的整体考察,揭示法国农村社会的变革对法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深刻影响。全书从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土地贵族和农民三个层面上展开,包括“传统的延续——19世纪前期的法国农业”、“现代的变革——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法国农业”、“解体与改造——法国农村社会与农民”、“抗拒与变迁——法国社会...
社会的细胞是家庭,家庭的基础是婚姻,因而婚姻关系的变动能折射出社会变迁的节奏。作为社会急剧变化形式的经济危机,除对社会整体造成沉重打击外,对个人及家庭的婚姻关系也有不容忽视的冲击。在上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各国的婚姻关系就出现了与寻常不同的变动特征,结婚率与离婚率均呈下降的趋势,这在同时期的上海地区也有明显的体现。这也充分说明了社会经济因素在婚姻变动中的重要影响。
这是一部关于“生活”的书。它将中国20世纪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画卷铺展在人们面前。那些身边周而复始的生活琐事,看似细碎、平凡,却原来饱含着那么久远的源流,那么丰富的内容,那么精彩的故事。服饰、饮食、民居、交通、婚俗、两性、养老、丧祭、节庆、娱乐、社保……,作者将百年来的世态风情、沧海桑田浓缩在这尺寸之间。一饮一食的传承,无不浸透着中华古国的悠远传统;一衣一帽的变化,无不展示着神州大地的现代化进程。这...
“贤妻良母” 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既没有明确的阶级属性,也没有一个确定的内涵。它有时代表一种女性形象,有时又代表一种思想。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文化内涵对它有不同的阐述。有时它被当作塑造女性的最高标准,有时又被看作是封建的、腐朽的,是妇女解放的极大阻碍。本文研究的近代日本贤妻良母思想是对女性生活方式的思考。从字面上看“贤妻良母”似乎与儒教对妇女的要求—“妇德”、“节妇”、“三从四德”、...
辛亥革命后,中国乡村社会日益落后的现状与知识分子的理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落差,一部分知识分子带着重建乡村社会的理想“下乡”,并在20世纪30年代与国家政权改革县政的政治追求相结合,形成了一股县政建设的潮流。这些知识分子通过“民族文化的重构”、“科学的西化”和“国家权力向下渗透”等方式对乡村进行改造,却又因近代以来国家政权的长期不合理而导致的乡村社会转型内驱动力缺乏的困境,最终又无可奈何地离开了乡村。
“城乡关系”是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许多研究论述这一时期“城乡关系”时往往过于简单,仅把两者看成是一种对立面。似乎在文学作品中,乡村与城市之间总是一种剧烈冲突,这样的研究显然缺乏历史眼光。其实80年代后中国文学中“乡村”和“城市”关系非常复杂,绝非仅仅是互相对立,而存在一种复杂的“变动关系”。本文认为这一复杂的变动关系一个总体过程是由互相陌生、接触阶段、冲突阶段,再到走向...
中国婚姻制度在20世纪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其主要标志就是传统婚姻制度的渐次废除和当代婚姻制度的逐步确立。本书从清末以来政府制定、颁布的婚姻法律为研究对象,同时兼及民间婚姻礼俗的重要内容,将20世纪中国婚姻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事实置于这一时期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考察,探求婚姻制度变革的内在机制、运作过程和总体特征,揭示了婚姻制度变革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20世纪文学与中国妇女     中国妇女  文学  20世纪       2008/12/12
本书是艾晓明教授主持的项目“20世纪文学与中国妇女”的研究成果,这是中山大学发展研究基金资助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在西方,经历了1960年代轰轰烈烈的妇女运动与民权运动之后,女性主义理论得到迅速发展,由此而得以发展的文化批判和理论、学科建设等已经改变并在持续地改变着知识的面貌和建构知识的方式。欧美的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已经走过了对经典男性作家的性别批判,对女作家文本的挖掘与价值重估,对人物、主题与语...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其妇女状况和女性意识都有自身发展的特点。本文讨论了20 世纪前加拿大移民妇女 的状况和女性意识的发展,分析了20 世纪前加拿大女性意识发展缓慢的原因。19 世纪后期妇女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女性意识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为20 世纪高涨的女权意识和蓬勃发展的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代农村在现代化过程中处于被剥离的地位,却又受到这个过程的吞噬。政治的无序,畸形的商品化,农村社会结构的恶化,以及农民的普遍贫困化和农村社会武化,都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不得不被纳入一条激进变革的轨道。
16世纪,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市镇诞生,中国步入从传统到近代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到20世纪30年代,朱泾镇在社会、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近代因素,由于30年代农村经济的凋敝,市镇失去了发展原动力,朱泾经济依然是传统经济结构的延续,鲜有突破。可见,经济、社会等领域的转型不是同步的,社会经济的转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艰难性。
  社会性别在中国民间仍是一个新概念,女学运动(注:我以“女学主义”一词替代“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译法(三词均源于英文的Feminism),是因为:1)女性主义/女权主义似乎具有更强的政治倾向性,没能表达出研究、探讨上的“学术性”;2)近来,美国学术界对男性研究(men's studies )的关注增强,但不是以传统的“男权主义”出现。在这种新情况下,“女学主义”(Feminism)的译法可...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流行的还是维多利亚式社会意识,即强调“真正的女性”的观念,认为女性应承担家务活动,充当道德的维护者和保持性的纯洁,换句话说,传统的家务与照看孩子就是女性的道德与社会义务。这无疑是强化了英国女性的从属地位,但另一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新生的市场经济与工业化弱化了两性的劳动分工。“工业革命……使参加工作的劳动妇女和中等阶级妇女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