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蒙古族文学 藏族文学 维吾尔族文学 哈萨克族文学 朝鲜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244 秒)
为总结“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以来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制定“全国《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统筹保护规划”,进一步做好今后《格萨(斯)尔》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由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青海省《格萨(斯)尔》史诗研究所承办的“青海地区《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十周年(2009-2019)研讨会”于2019年10月9-12日在西宁...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各方努力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精神指导下,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时总结经验,研究方法对策,完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组织举办“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
近年来,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大批宝贵的少数民族“非遗”入选世界级和国家级保护名录,少数民族“非遗”的价值得到不断挖掘和认可,涉及的文化事象、民族和地域正在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依然面临着种种问题和困难,有效保护任重而道远。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
演讲人:迪姆•罗仪德(Timothy Lloyd)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美国民俗学会执行理事长时间:2008年5月14日(星期三)上午9:30-11:30地点: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大楼11层西段民族文学研究所会议室翻译:刘雪岚博士主办方: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民俗论坛联系人:高丙中,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62755448,...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2005年,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长调旋...
记者从在四川省德格县结束的“首届格萨尔暨康北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获悉,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专家目前正在为《格萨尔》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做准备工作。 ...
日前,内蒙古库伦旗申报的蒙古族安代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代起源于300年前的库伦旗一带,最早是用来医病消灾的宗教性舞蹈,后来发展成为一门集歌舞、曲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艺术,被誉为“中国蒙古族第一舞”。库伦旗很早就致力于安代艺术的挖掘和整理。1958年9月,库伦旗安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