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哲学 李存山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115 秒)
李存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2021年11月起——),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 杂志社哲学编辑室主任( 1988-1993)、副总编 辑( 1994-200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 (2004-2015),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2003-2018)。
蕺山晚年提出喜怒哀乐四气说,不但构成了他中期思想向成熟期思想的转折点,也标志着儒家思想史上一种“形下即形上”的新气论的诞生。这种新气论将程朱理学的性理原则收摄于先天之气的通复流行,通过重建天道自然与天理当然的联结而恢复儒家道德实践的活力,并确保纯粹至善本体对于实践工夫的主宰性,以克服朱子学与阳明后学之流弊。刘蕺山的这种新气论,既是理学内部理气合一思想趋势的发展,也是他对于先秦儒家气论思想资源创造性...
李存山是当代著名的中国哲学研究专家,气论与仁学可被视作其哲学研究的一条明线,而对于中国文化“变”与“常”的探讨则可谓其哲学研究的一条暗线。李存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的深入研究,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他在气论、仁学、郭店楚简、汉代思想、宋代思想、民本思想以及其近现代转型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启发、发人深省的观点,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挖掘中华文化精神的内涵、...
李存山《商鞅评传——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一书通过细致的文献研究和深刻的思想阐释,既详细分析了商鞅及其学派关于道德、政治的具有颠覆性的思考,又解析了这种道德认识与政治设计对传统中国的君主制度与政治治理所具有的奠基性作用。可以说,李存山对商鞅及其学派的解析既为他探讨传统中国的帝制政治和治理困境厘清了思路,又对他日后形成的民本与民主、儒家文化的常与变等重要思想成果提供了研究基础与思考方法。
金岳霖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中国哲学史”这个名称上的“困难”,促成了关于哲学的普遍性与中国哲学的特殊性的见解,并影响了21世纪初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金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写成《中国哲学》一文,提出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是“逻辑和认识论的意识不发达”“天人合一”“哲学与伦理、政治合一”“哲学家与他的哲学合一”。回顾金先生对“中国哲学”的论述,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和中国哲学...
人性论在儒家思想或中国哲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思想丰富,从孔子到子思虽未明言性善,但有性善论的倾向,到了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董仲舒的人性论继先秦儒家人性论之后,开汉代儒学的人性论之先,他提出性三品说、以中民论性说和性善情恶说。董仲舒的人性论对后世的人性论思想产生了重要的、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性三品”说在由汉至唐乃至宋初的人性论史上占有主流地位。在先秦儒学与宋明...
李存山学术论文集《汉代与宋明儒学新论》,华文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李存山学术论文集《先秦哲学与儒家文化》,华文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李存山先生的学术论集《儒家文化的“常道”与“新命”》,于2020年9月由贵阳孔学堂书局出版,全书56.3万字。
李存山,1951年生于北京市,1978至198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和中国哲学史专业的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到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曾任哲学编辑室主任、杂志社副总编辑;2001年调入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并《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曾任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
李存山,1951年生于北京市,1978至198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和中国哲学史专业的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到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曾任哲学编辑室主任、杂志社副总编辑;2001年调入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现任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并《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
李存山简介     孔子  老子  气论       2007/12/11
李存山,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8年到内蒙古察右中旗插队,后在呼和浩特工作。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后续读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1984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到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1988年评为副编审,任哲学编辑室主任,1993年评为编审,1994年任杂志社副总编辑。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津贴。2001年从杂...
郭店儒家文献与思孟学派(以及曾子学派)“相出入”的情况外,郭店儒家文献内部之间也“相出入”。如《五行》篇构建的道德体系是“仁、义、礼、智、圣”,《六德》篇构建的道德体系却是“圣、智、仁、义、忠、信”,《忠信之道》则又强调忠、信是“仁之实”、“义之期”。此三篇必非一人或内部关系较近的一个学派所作。总的说来,郭店儒家文献与《中庸》大致是同一时期的作品。简、帛《五行》可归入思孟学派,但与《中庸》、孟子有...
从性善论到泛性善论 李存山      性善论       2007/8/15
把“理同气异”的思想表述得非常明确。然而,在朱熹最为看重的《四书集注》中却出现了分歧。《论语集注·阳货篇》注解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