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劳动科学 >>> 劳动科学基础理论 职业培训 劳动社会学 劳动计量学 劳动经济学 劳动管理学 劳动心理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劳动科学 转型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165 秒)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劳动力市场灵活化持续发展,非常规就业不断增长,这种变化发生在欧洲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非常规就业的增长是充分就业在欧洲终结的结果之一,与欧洲国家应对就业问题的社会政策改革紧密相关。尤其是在欧洲大陆国家,渐进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起到了保护核心劳动力和维持欧洲经济竞争力的作用,但同时带来劳动力市场二元化的结果。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欧洲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解决非常规...
近日,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发表了社会学院孙中伟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中国劳动关系转型——基于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和田野资料”。论文基于2006—2010年珠三角地区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和近年的田野调查资料,发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促进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合同期限的长期化,使得企业愿意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员工保险和福利投入,更加注...
中国的税收以间接税为主,这不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衡量税制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本文利用2004年东北地区部分行业的增值税转型试点,衡量了增值税转型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利用三重差分方法,发现增值税转型导致劳动份额下降了4%,降幅在政策变化后第二年达到峰值,而且对外资和国有部门的影响尤为显著。企业雇佣人数和工资总额的下降...
文章利用2005-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在有效控制企业规模等因素后,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倒逼了中国出口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总体存在,但其效应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类型间存在差异。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强于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对东部地区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较为显著,但对中西部地区出口企业的作用尚未...
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活跃着一群“退而不休”的劳动者,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享受养老金待遇且仍然从事就业活动;二是没有养老金的老年人继续从事就业活动。根据2011-2012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估算,全国45岁及以上劳动者中“退而不休”劳动者已经占到35%,规模总量大约9800万人,农村和城镇...
在三十多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人口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基于均衡和非均衡增长两种视角,对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背后的动力源泉进行了分解。基于均衡视角研究表明,人口转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度约为11.71%;资本深化以及人力资本增加的贡献度分别为56.75%和11.47%;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经济增长贡献度约为20.07%,但在分析期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基于非均衡视角...
文章综述了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城镇劳动力工资方程的经济学研究。文章关注的是在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发育演进的特定背景下,影响城镇劳动力工资的主要因素和这些因素的变迁,包括教育、经验、性别、政治身份、所有制、行业、地区等。基于综述结果,文章评述了当前研究存在的局限,并指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工伤赔偿模式根据政府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公共工伤赔偿和私人工伤赔偿模式,而公共工伤赔偿与私人工伤赔偿相比较有较大的优势, 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工伤赔偿模式。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确立了公共工伤赔偿和私人工伤赔偿并存的“双轨制”工伤赔偿模式;《社会保险法》做出重大突破,确立了公共工伤赔偿的有限“单轨制”模式;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伤赔偿的模式上,又重新退回到原来的“双轨制”模式,没有正确处...
2011年11月28日,由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共同主办的“中东欧劳动力市场转型”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复宣酒店4楼第一会议室召开。
和谐的新型高校劳动关系的形成是中国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维权机制不健全、传统思维定势和工会队伍自身素质等原因,高校工会维权存在着明显的形式主义、行政化倾向和严重的职能缺位、虚化与异化现象,这不利于创造和谐的高等教育软环境。高校工会应在“以教职工为本”、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原则的指导下,从完善平等协商机制、健全教代会制度、推进校务公开、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入手,创新维权机制。
2010年6月5日,“中国经济转型期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由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济大学劳动经济研究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共同主办。我校副校长伍江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社科院、党校、政府部门、工会和企业的学者5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指出,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当前劳动关系在一些领域出现了尖锐矛盾,必须...
为缓解经济危机与就业压力,传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往往着力于投资堆积与规模膨胀。但就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而言,这种依靠"高碳"能源驱动的全球实体经济每一次的复苏,就意味着向地球生态环境极限逼近的一次加速。同时,能源的衰竭和环境恶化,也导致传统产业的就业困境和复苏乏力。指出了传统非绿色经济模式下就业模式的局限,分析了绿色就业的途径及前景,并据此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更是高素质人才竞争的世纪。企业的成长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增强,也都必将更加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过程,也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理论探讨及实践运用方面出发,分析商业化转型中资产管理公司员工的特点、期望及目前公司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目前公司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对新业务、新知识的巨大需求为契机,提出了转型中资...
在我国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时期,弱势群体在就业过程中使用社会关系网络并不会带来更好的工作。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社会关系网络的马太效应。它主要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关系网络本身、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作者在长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从历史的角度透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对经济转型期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进行了科学地分析。作者认为劳动力流动不仅是伴随经济发展必然发生的规律性现象 ,而且会由于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的特殊艰巨性而长期存在。它不仅具有一般的发展效应 ,而且是解决多年累积的“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对劳动力流动的正确管理 ,以及旨在疏导的制度改革 ,将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