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蛋白质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生物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工程 作物相关记录58条 . 查询时间(0.176 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作物氮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协同改良方法,降低和/或敲除SEQ ID NO:1和/或SEQ ID NO:2和/或SEQ ID NO:3所示基因或其同源基因/等效基因在作物中的表达,使得作物的籽粒重量、穗粒数、籽粒蛋白含量同时获得提升。本发明通过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同时突变了小麦 TaAAP3 基因的三个位点,所得到的纯合株显著增加了籽粒大小、穗粒数、籽粒氨基酸含量,提高...
2023年11月,海南大学南繁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王华锋教授团队博士后Qamar U Zaman为第一作者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023年 IF = 17.3, 中国科学院大类小类均一区,Top期刊]上发表题为Engineering plants using diverse CRISPR - associated proteins and deregulation ...
2023年10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定位了调控大豆株高的关键基因PH13,揭示了其优异单倍型在高纬度地区品种选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分子机制,明确了PH13及其同源基因在改良大豆株高和耐荫性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该研究为提高大豆耐荫性和产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
热带作物是热带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稀缺性、功能多样性和广泛的市场需求,为全球热带农业生产国提供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热带作物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发展,积累了海量的多组学数据。然而,大量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的数据中心或网站,给数据利用带来了不便。因此,亟需开发一个综合数据整合与共享平台,为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数据查找和在线分析服务。
2023年10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水稻基因资源创新研究组受邀在国际知名植物学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利用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BR)推动新绿色革命的观点综述,阐述了下一代绿色革命作物品种应当具备高产、稳产的特点,同时需要更少的化肥、农药、水资源以及人力投入。指出利用BR基因资源创制下一代绿色革命作物品种具...
近日,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王华锋教授团队博士后Qamar U Zaman为第一作者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2022年影响因子IF=21.942,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题为New possibilities for trait improvement via mobile CRISPR-RNA的文章,揭示CRISPR-RNA带来的生产革命,提供了超前的育种思路。...
2023年3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通过花青素标记小麦单倍体诱导系的胚组织,建立了根据胚色快速、直观鉴定小麦杂交后代中单倍体籽粒和二倍体籽粒的技术体系,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上。
2023年2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克隆了小麦分蘖调控新基因TN1,并揭示了其通过影响脱落酸(ABA)合成及信号转导路径调控小麦分蘖的分子机制,为小麦株型改良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与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23年1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领衔的多方合作下,综合田间无人机表型平台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了大豆冠层覆盖度的时序性调控遗传基础。1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在《植物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正式发表。
2022年11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研究发现一个双功能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GmZFP7可正向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为大豆异黄酮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杂志。
2022年10月31日,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研究发现生长素响应因子TaARF15-A1负调控小麦衰老,且在中国小麦种质资源中TaARF15-A1不同单倍型与熟期和株高相关。该研究为生长素路径参与调控谷类作物衰老提供了证据,也为小麦早熟性状提供了一个功能标记。10月25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杂志。
2022年10月21日上午,生物举办了线上学术报告会,邀请金芜军研究员作了题为“基因编辑作物安全评价”的精彩报告,详细解读了如何开展基因编辑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水稻所、油料所、棉花所、烟草所、生物所等相关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生17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200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批准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2年6月18日,作物所牵头联合水稻所、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在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中科院大类一区,IF=5.645)发表题目为“Genome assembly provided new insights into the Cinnamomum burmannii evolution and D-borneol biosynthesis difference...
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凭借其高效、易用、灵活特性极大的改变了传统育种手段,研究人员为了扩大其靶向范围,设计了一系列SpCas9变体,包xCas9(识别5′-NG-3′、5′-GAA-3′、5′-GAT-3′ PAM)、SpCas9-NGv1和SpCas9-NG(识别5′-NG-3′ PAM)以及PAM-less SpRY然而,这些PAM-relaxed Cas9核酸酶是否会造成向导R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