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哲学 良知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0.054 秒)
王阳明的“良知见在”不同于阳明后学的“良知现成”,宜从时间意识的维度并在儒释道互动的大背景下加以探讨。良知不是超越时间的本体,而是有时间性的。良知典型地表现为道德意识对凡俗的私意计度的时间意识的斩断;“良知见在”不是理论陈述,而是实践的指点,也即让学生专注于当下的、非功利的道德实践,放下对过去与未来的执着与算计。
当Internet迅猛发展为全球网络,并逐渐商业化之后,网络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对立便显现出来。网络社会不是封闭的,网民同时又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信息网络发展所触发的一系列道德争议使人们往往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从而为以后的行为冲突埋下隐患。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顾及到多方面关系的协调,如果过分强调其一,就会对其他方面造成损失,乃至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在网络社会登上历...
良知与自然     主体性  自然  良知       2008/9/10
一   阳明的良知说,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性,达到了儒家主体哲学的高峰。但是这所谓主体,既不能理解为主客对立意义上的认识主体,也不能理解为“本体即实体”意义上的道德主体,只能理解为“天人合一”论的德性主体或生命主体。作为生命主体,良知与自然界有一种息息相关的有机联系。   阳明说,良知是“灵明”,这首先是从人与自然界的“感应之机”上说的。所谓“感应”,不是反应与被反应,认...
诸位先生好: “飞鸟”先生,感谢你的回复,谢谢。 对王阳明先生的良知之学,我暂时搁置起来,总觉得做不下去。一定是理解出了偏差,但又不知所在。在学习中,先是一喜,觉得此学提纲挈领,以一统万,以一应万,省去了不少繁杂。接着就是疑惑:良知就其本体而言,人人自足,循此一语,足以成贤成圣。但现实中并非如此,而有贤不肖,智愚之分,其不肖与愚,固有自甘堕落者,然大多数仍属于“欲无过而未能也”之类,若就此...
阳明在《答魏师说》提醒人要注意“意”与“良知”的分别——“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 先来看什么是“意”: “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传习录》下)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答顾东桥书》) “意”的特点是始终与“物”相连: “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
何怀宏-倪梁康/关于良知的通信          2008/1/4
梁康兄:你好! 最近读到你刊于《中国学术》首辑的长文:“良知:在‘自知’与‘共知’之间”,你在文中对欧洲哲学中“良知”概念的结构内涵与历史发展做了细致的梳理,也对我的《良心论》提出了批评。我认为这是一篇富于教益的论文,比如说文中对于“con-”等前缀的除了“共”与“同”、还有“自”或“同”,即行为者同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之义的说明,以及以苏格拉底为例提出“真理与多数”的问题,都是很有启发性的。...
海德格尔的良知之思     良知  生存  此在  召唤  罪责存在  不之状态  自由       2008/1/4
海德格尔的良知之思令人惊讶。这种惊讶并非由于其理论或观点的新颖性或颠覆性,而是因为海德格尔的良知之思在括去了一切良知假设和道德教条之后,真正让良知在存在的深度上作为人最切己的生存现象活生生地自身显摆了出来。很明显,由海德格尔的良知之思所打开的这个新局面,隐含着各种良知理论和道德学说最终都不得不应答的某种咄咄逼人的意义态势。
不能否认,在当代道德意识与社会关怀的发展中,对生态危机的关注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但正如人们已经看到的,回应此一危机,并不能仅仅由技术的方式来提供,相反的,如何从不同的文化传统资源中开发出适应现代生活的生态哲学理念,以及寻求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的委身已越发显得重要。良知与物的关系在阳明的学说中既是最核心且颇具歧义的问题之一,同时其本身的内容也关涉到生态伦理的中心议题。因此,究明良知与物的关...
因此,就良知的形上本体的内在逻辑而言,阳明既反对朱子于事事物物上求其理,则其转“物”成“事”,于一心上用功,就成了其立言的特殊的问题意识。如是,则阳明说“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也就非常可以理解。同时,就生态伦理的意义而言,虽然阳明之良知并非对客观事物之认知,但透过“良知之天理”的言说,即此良知之所及于宇宙万物、草木禽兽者,亦可在价值之觉照上落实和醒化人们。  二、一...
对于这一段叙述,以往人们更多的注意的一是良知的化育作用;二是人心的一点灵明;三是一体之说。平情而论,这三个方面的确非常重要,然而,在我看来,阳明这段叙述的重点却在于:一是同此一气,二是一体之说,三是人与物的关系。换言之,阳明在此处试图说明,人之所以能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等同为一体,乃由于人与这些自然物有某种本源上的一致性,所谓“同此一气”也。毫无疑问,这种物不是“行为物”、“道德物”,...
不过问题可能还有另一面。  如前所述,就良知与物的关系,尤其就良知所表现的万物一体之观念而言,在阳明,良知不仅有形上本体之言说与本源构成之言说的分疏,而且究极地看,良知亦有理想原则与现实安排的分疏。就本源构成而言,由于人与自然万物皆同秉太虚无形之气之发用流行以生,因此,至少在逻辑上,我们可以推出人与自然万物之间有着价值上的“平等”的关系,应一视同仁,而无有乎物我、人己、内外、远近之分,此所谓“视人...
自孟子以来,儒家便有“良知良能”一说,到了北宋,张载又提出了“天德良知”说,由此开启了宋明理学中的良知学传统。到了王阳明,便专门以致良知为学。平时,他常常以“此知之外更无知”教戒门弟子;而在其晚年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征思田的途中,他甚至还专门致书其儿子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王阳明全集·寄正宪男手墨二卷》),充分表现了他对其良知之学的自居与自信。阳明之后,良知说风行天下,几乎取...
二、良知的“不能”  良知是否存在着“不能”?要回答这一问题,让我们先回到儒学的源头,看看孔孟是否存在着“不能”的问题。因为良知既然是就道德理性在人的主体凝结而言,那么我们自然无法怀疑孔孟具有真正的良知;而孔孟所表现出的“不能”,自然也就体现着良知的“不能”。  在《论语》中,记载孔子所不能的事真可谓比比皆是。比如“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
三、从“不能”到“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良知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能”,但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不能”。那么,它究竟在什么条件下“能”、又在什么条件下“不能”呢?其“能”与“不能”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而在其“能”与“不能”之间,是否存在可以转化、可以相互过渡的因素呢?凡此,都直接关涉到良知作用的发挥,因而也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看良知的“能”能够实现于什么条件下。已如...
内容提要:王阳明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境界是“与万物为一体”,如见孺子入井必有恻隐之心,见动物觳觫哀鸣必有不忍之心,见草木摧折必有怜悯之心,见瓦石毁坏必有顾惜之心。他同时认为,人对待万物又自然有轻重厚薄的价值秩序,这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王阳明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这二者统合成一种心理上的自觉意识和判断、选择上的直觉。在它的指导下,人既可以普遍地关爱万物,又可以合理地取用万物。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人生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