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教育报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0.522 秒)
2022年12月30日,《中国教育报》2022年度教师推荐的10大童书公布,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及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你的生物钟是几点?》入选,本次入选书籍属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科普系列图书(“细胞生物惊奇事件簿”科普丛书)。该系列图书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晔光主编,徐璎、朱亮、许兴智等行业大咖撰写,包括《基因狂想曲》、《你的生物钟是几点?》、《药物的体内奇幻漫游》三本...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2017年他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讲话强调:“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良好家风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特权是最大的不公,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对特权需要党纪、法律等外在因素的监督约束,更需要以良好家风浸润滋养,...
王璐琪的新作《十四岁很美》是一部非常特别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很好地回应了社会上时不时被议及的“儿童文学可以写什么”的话题,答案是:什么都可以写,关键是看怎么写。《十四岁很美》以儿童被性侵事件为题材,实为写作难度极高的大勇的选择。而大勇需要大智,充满智慧的写作使得它既深沉又不失轻盈,既尖锐又不失宽厚,既伤痛又不失温情,既黑暗又不失阳光一缕。大勇、大智,也使得这本书传递出一种大善,让被侵害者看到正义,让...
2020年8月22日,《中国教育报》(03版:信息化)刊发了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明明撰写的理论文章《智慧教学课堂提升思政课效果》。文章认为,推动思政课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发展成为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应通过科学甄别学生特征,统筹配备师资;跨界融合,打造新时代思政课智慧课堂;适应智能网络时代发展要求,优化思政课教学;让思政课教学从“指尖”直抵“心间”。
2020年8月14日,《中国教育报》第03版(理论周刊·思想前沿)刊发了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佳的理论文章《笃定爱国之情投身强国实践》。文章从以思政教育厚植爱国情怀、以实践活动筑牢爱国思想、以精神引领坚定报国志向三个方面探讨了利用高校思政课和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问题。文章先后被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全文转载。
2020年5月14日,《中国教育报》刊发浙师大国际学院、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杨西彬博士文章,谈“中文教育新使命”。文章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某些国家部分政客肆意歪曲中国战“疫”形象的背景下,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显得尤为重要,这正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课堂)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担负的重任。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教学是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
2020年3月20日,教育学院狄伟锋副教授与其研究生赵乐在《中国教育报》5版"环球周刊"上发表《疫情期间如何做好来华留学生服务》文章。文章指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重新思考留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是高等院校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关键要素,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助推器。保障来华留学生群体疫情防控成效需要有制可依,及时关注留学生心理问题,积极引导留学生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2020年3月5日,《中国教育报》第08版(理论周刊·思想前沿)刊发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国亮教授指导的2019级“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博士研究生邓海龙的文章《思政课要用好疫情防控“教科书”》。文章从为何要用好、用好什么、怎样用好三个维度探讨了思政课要用好疫情防控“教科书”的基本问题。文章先后被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教育新闻网、齐鲁网、今日头条等全文转载。
2019年11月2日至3日,第四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大赛旨在为全国的石油学子打造一套“学习、竞赛、研究”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平台。第四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以丰富的形式展开,包括巩固理论、注重实践的技能大赛,鼓励创新、碰撞思想的研究生学术论坛,拓展认识、开阔视野的知识竞赛以及探索新知、启迪心智的院士专家讲座等。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本科。一流本科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的知识创造能力、较高的社会贡献力和国际声誉度。本科教育要达到“一流”,既需要隐性的“软”实力作底蕴,又需要显性的“硬”实力作支撑。从国家维度讲,“软”实力体现在中国大学的教育方针、办学方向和由此产生的民族精神气质上,是中国大学的办学之“魂”;具体到一所大学,是指一所大学办学理念、治学精神、管理风范、文...
2011年以来,秉承“夯实基础、深度融合、培养能力、实践创新”教学理念,我校成立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地理、食品和计算机等7个学科融合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全校一、二年级本科生基础实验教学任务,每年为8000多名学生开设70余门实验课,开设实验项目570多个。经过7年不懈地探索与实践,打通学科壁垒、夯实基础训练、启迪创新思维、强化实践能力,发挥了基础实验教学在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重...
2017年7月13日,《中国教育报》理论版刊发了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袁国柱、刘群鑫撰写的题为《做好思政工作要说好“五种话”》的理论文章。报道分“理直气壮说真话、直面问题说行话、贴近学生说白话、结合实际说土话、温暖人心说情话”五个板块。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和心得,阐释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为学生解疑释惑,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让他们明确人...
日前,中国教育报对王省良校长等专家进行了采访,在2014年11月13日整版刊发题为《中医教育如何打通“任督二脉”》的深度报道,多角度探讨部分中医学生为何逃离中医、中西医结合沦为中西医凑合、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如何调和三大问题,多处引述王省良校长的观点及我校的创新做法,被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南方网、凤凰网等诸多主流权威媒体转载,引起广泛反响。 据悉,王省良校长此前出席全国中医药院校长论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将国家形象塑造提升到国家文化战略高度。国家形象关系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然而,在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方面,虽然我们已做了积极尝试,但仍然任重道远。近日,本报记者就如何提升国家形象专访了世界汉语修辞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汝东教授,以求从国家修辞的视角来诠释和解答。——编者
2011年11月19日,《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对我校研究生支教团赴青海支教事迹作了题为《青藏高原上的支教者》的报道,同时《中国教育报》电子版《中国教育新闻网》也做了刊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