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气候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气候学相关记录4835条 . 查询时间(0.429 秒)
2023年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起的“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极地气候变化”特邀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8位专家,围绕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地海洋、大气与冰冻圈关键要素的变化过程及其调控机制作了精彩学术报告,并探讨其对极地及中高纬地区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从根本上重塑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结束了超过1.5亿年的恐龙时代,并为哺乳动物的崛起铺平了道路。目前,该大灭绝的原因仍处于激烈争论当中,印度徳干玄武岩喷发和小行星撞击是两个主流观点。其中,德干玄武岩喷发对全球古环境、古气候的影响是当前学界研究热点之一。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强烈的年际异常现象,因其暖位相期间在赤道东太平洋出现显著的海表增暖而闻名,即厄尔尼诺事件。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与传统的东太平洋厄尔尼诺(eastern Pacific El Ni?o, 简称为EPEN)不同,某些年份海表暖异常更弱且偏西位于中太平洋,被称为中太平洋厄尔尼诺(central Pacific El Ni?o, 简称为&...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增强陆地碳汇(也称为自然气候解决方案)被认为是减缓气候变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新疆干旱区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准确估算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源/汇规模对了解区域碳源/汇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的研究表明,持续干旱是导致北方地区森林碳储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然而,对于新疆地区林草生态系统...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复合型极端事件及其影响。
植物通常被认为是变温生物。在较多模型中,叶片温度常用气温代替。然而,即使在相同环境下,不同植物叶片的温度差异可以超过18℃。同时,叶温和气温存在较大差异。为何植物叶片温度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为了适应不同的热力环境,植物可以通过改变物理性状和生理性状,来缓解不适温度的影响。例如,干热地区的植物叶片面积较小,利于减小边界层厚度,增加热交换;寒冷地区的植物则发育较厚的绒毛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此外,蒸腾是有...
为尽快落实《巴黎协定》,降低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控制人为碳排放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基本认识。然而,由于对城市、地区、重点行业CO2排放情况了解不足,现有排放清单的透明度和偏差问题依然存在,导致了全球碳收支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获取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提出利用大气测量和反演的方法来核验排放清单。考虑到人为排放源较高的排放强度和复杂...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提高其未来预测和预估的可靠性,对于防台减灾相关的风险管理与适应决策至关重要,因此成为科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现有针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变化的预估研究仍存在大量争议,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令未来亚太区域的人民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威胁。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片接收到的光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常伴随着频繁的波动光强,波动光强导致作物的碳固定收益减少10-40%甚至更多。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气候的发生频次越来越高。波动光强、干旱和高温这些环境因素组合而成的复合胁迫是自然田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非生物逆境,严重威胁着植物的生长和作物产量。但是,目前并不清楚各种逆境胁迫如何影响植物在波动光强下的动态光合效率。
2023年11月8日,中美两国气候特使及团队在美国加州举行的气候会谈圆满结束。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精神,全面、深入交换意见,就开展气候变化双边合作与行动、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达成积极成果。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一种测量温室气体的系统及方法
2023年来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加,2022年也不例外,在这一年里,全球范围诸多地区受到史无前例的高温干旱的影响,其空间范围、持续时间和强度不断突破新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英国气象局的团队2023年11月8日发表在《大气科学进展》的一篇新闻与观点文章,从全球角度系统回顾了2022年极端高温干旱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大威胁,探讨两者间互作过程和联合风险对制定外来种防控和本土种保护策略至为关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气候变化不仅指平均温度或降水的改变,近年来频次和强度都不断增加的极端天气事件(如热浪、寒潮、风暴、洪水和干旱等)已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形式,受到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虽然围绕本土物种和外来物种对各类极端天气的生态、行为和进化响应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至今尚未得出不同...
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大威胁。探讨两者之间的互作过程和联合风险,对制定外来种防控和本土种保护策略至为关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气候变化不仅仅指平均温度或降水的改变。2023年来,频次和强度均不断增加的极端天气事件(如热浪、寒潮、风暴、洪水和干旱等)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形式,备受学界和公众的关注。虽然围绕本土物种和外来物种对各类极端天气的生态、行为和进化响应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至今尚...
2023年11月3日至4日,第二十四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在日本名古屋市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本环境大臣伊藤信太郎、韩国环境部部长韩和真分别率团出席会议,交流本国环境政策及最新进展,并就共同关心的区域和全球环境议题交换意见。会议审议了《中日韩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2021-2025)》实施情况,通过并共同签署《第二十四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联合公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