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食品科学技术 >>> 食品加工的副产品加工与利用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食品加工的副产品加工与利用相关记录184条 . 查询时间(2.837 秒)
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实验室模拟动态逆流提取工艺,并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对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GABA)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51℃、单级提取时间59min、液料比5.9∶1(m L/g),提取级数3级,在此条件下,发芽糙米GABA提取率可达到89.35%。
以小麦麸为原料,将其粉碎后添加到精粉中,并对添加麸粉的面粉制品(馒头)的营养组分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改善粗纤维摄食量、增强人体健康提供一定数据参考。将粉碎后的小麦麸过80、120、200目筛,得到粒度不同的小麦麸粉。再分别将不同粒度的小麦麸粉按10%、20%、30%比例加入到特制一等粉中,制作麸粉含量不同的馒头,并对其进行理化指标的测定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过120目筛添加10%麸粉的样品中蛋白质及...
胡卓炎:1961年生,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至今一直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其中,1998-2003年任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2003-2005年为香港政府输入内地人才赴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科研和攻读博士学位。现为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加工技术岗位科学家。兼任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秘书长和常务理事、广东省农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制冷学会理事、《现代食品科技》...
林捷,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生物系生物工程技术专业,1988年8月分配到广州市羊城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工作,1996年调动到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工作,从事食品科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李雁: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以来,先后在云南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任教,主要从事食品科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以氯化镁为凝固剂、谷氨酰胺转氨酶为助凝剂,采用复合超微粉碎技术,制备全豆盐卤充填豆腐,并探究了该豆腐凝胶形成过程中的质构特性与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在氯化镁浓度为0.4%(w/w)、谷氨酰胺转氨酶浓度为7U/g(蛋白质)时,全豆盐卤充填豆腐成型完好,凝胶强度最大达到221g,是传统内酯充填豆腐的2.2倍;持水率比传统内酯充填豆腐略小,为70%。在低剪切力阶段,全豆豆浆的粘度远大于传统豆浆,在全豆盐卤...
利用直接法生产食品级醋酸钙是一种将废弃牡蛎壳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通过单因素实验和主要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了壳粉粒径、壳酸比、水壳比、反应时间和p H对醋酸钙产品含量与收率的作用规律和影响大小,并借助多指标正交实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优化。结果表明,壳酸比、水壳比和反应时间这3个关键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较为显著,生产醋酸钙的最适宜条件为:壳酸比为0.75∶1,水壳比为21∶1,反应时间为140min,此...
以牛血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处理过程中水与红细胞体积比、超声时间、超声时间与间歇时间比、超声功率对血红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各因素的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水与红细胞体积比为4∶1,超声时间17min,超声时间与间歇时间比为1∶1,超声功率250W,血红蛋白提取率达到92.33%。
以石阡苔茶茶渣作为实验材料,碱提法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提取。采用Design-Expert V8.0软件中的Box-Behnken(BBD)中心组合原理设计响应面实验,考察浸提温度、料液比、碱浓度、浸提时间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32.6℃、碱浓度0.2mol/L、浸提时间50min、料液比1∶13.5(g/m L),茶渣中水不溶...
以舟山废弃的紫贻贝壳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膨化剂高温煅烧制备多孔性紫贻贝壳粉吸附材料,利用热重分析(TG)、红外光谱分析(IR)、比表面积(BET)测定对紫贻贝壳粉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紫贻贝壳粉吸附农药醚菌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紫贻贝壳酸洗后粉碎,过100目筛,1000℃条件下煅烧60min,制得紫贻贝壳粉比表面积达到2.638×103m2/g;紫贻贝壳粉去除100m ...
白茶品质研究进展     白茶  品质  滋味成分  挥发性成分       2016/7/25
主要从白茶非挥发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两方面总结了白茶独特风味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鲜叶原料、加工工艺等方面提出提高白茶品质的思路。白茶的高氨基酸、高咖啡碱含量与其制茶品种有关,高黄酮含量则与制茶工艺有关。白茶挥发性组分受到制茶品种和制茶工艺两方面的影响。通过白茶工艺创新,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白茶香气低、滋味淡等问题。
以不同品种的水稻为材料,以留胚率为参数进行胚芽米专用水稻品种的筛选,同时进行营养成分(如灰分、蛋白质、氨基酸、直链淀粉、微量元素等)的测定,最后进行品质比较分析,进一步明确不同品种加工成胚芽米的可适性。结果发现,不同品种水稻经加工后留胚率存在较大差异,粳稻的留胚率明显高于籼稻与籼粳杂交稻,三者平均留胚率分别为76.1%、66.83%和64.96%。品质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水稻品种的条件下,由留胚率...
分别测定了不同地理源的枣花蜜和荞麦蜜中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的活性。在测定的枣花蜜样品中陕西佳县枣花蜜GOD活性最高,为(0.161+_0.002)U/g,山西晋北荞麦蜜GOD活性差异也较大。对GOD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枣花蜜中的GOD在70度回热90min活性完全损失,荞麦蜜GOD活性仍有部分残存,表明四川西昌荞麦蜜中的GOD热稳定性较陕西佳县枣花蜜高。
微藻综合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微藻  综合加工  利用       2016/7/25
微藻种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其综合加工利用及相关产品开发备受人们关注。微藻目前可主要用于制备可再生能源、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性饲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养殖、医疗卫生、食品及化妆品等多个领域,为人类解决一系列能源、环境、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用价值和巨大开发潜力。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微藻综合加工利用研究进展,旨在为微藻精深加工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为研究玉米粉粒度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确定适于制作馒头的玉米粉粒度,将普通玉米粉利用标准筛筛分成40、60、80、100目四个等级,对其色泽、持水力、糊化特性等性质进行分析。再分别按玉米粉∶小麦粉=3∶7的质量比配成混合粉,进行粉质特性和馒头蒸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粉粒度的减小,其持水力增大,糊化温度减小,混合粉的吸水率缓慢增大,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逐渐减小,而弱化度显著(p0.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